出行提醒
一、请大家提前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减少限行措施带来的不便和影响。
二、关注临时管制措施。提前了解并关注高德、百度等平台以及交通信息诱导屏发布的管制信息,规划绕行路线。
三、鼓励绿色出行。本地游客建议优先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前往核心区,岛外和外地游客建议采用P+R出行方式前往核心区。
四、倡导文明出行。进入核心区的车辆请遵守交通指挥人员的现场指挥,文明行车,有序停车。
建议计划前往厦大沙坡尾片区的市民、游客,及时关注文旅、交通、交警等平台的信息,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减少驾驶机动车前往该片区,如遇临时交通管制请服从现场交警指挥。
不止厦门
全国多地景区人山人海
“挤不进去”
“根本挤不进去”
北京大年初一早上7点
约4万游客排队进入雍和宫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
“还没到开门时间,门口已排起长队。”
“进入园区后小火车也要排队。”
杭州
西湖、断桥、灵隐寺
也是“人人人”!
上海外滩、南京路
有网友感慨,“感觉外滩有一亿人”
成都的文殊院也是人山人海
有网友称
“根本进不去,排队至少2公里。”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广东仙湖植物园、大梅沙、深圳湾等景点也开启了“人从众”模式。
山东多个景区也是被挤爆状态
宁波的东钱湖、天童寺等景区
堵车严重,到处都是人
多地景区紧急公告
故宫博物院
初一到初七的门票均已售罄。
四川成都熊猫谷景区
1月31日、2月1日每日上午时段门票已售罄,其余场次尚有余票。
西安
秦陵博物院初二至初四的门票均已售罄。
江苏花果山景区
29日中午,景区发布预约已满的紧急通告。
江西三清山景区
正月初二至初四(1月30日至2月1日)三天,景区实施预约限流等管控措施。
春节期间除了国内旅游
还有不少人选择外出游玩
尤其是出境游受到青睐
多家旅行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首日,跨境游热度再创新高。跨境游订单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超三成,其中门票、租车预订订单大涨超七成,机票、酒店、火车票、民宿等均呈两位数增长。在境外过节的中国游客,已覆盖了2100余个境外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春节假期,中国游客走出去,海外游客走进来。近1个月,海外游客的“灯会”“京剧”“川剧变脸”等传统文化项目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600%。
出境游覆盖面广泛
春节长假,很多爱玩的人选择出境游。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出境游中,除夕当天在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越南过年的旅客更多。
据去哪儿统计,今年春节的中国游客覆盖了全球2100余个境外城市,较去年增长五成。北极圈附近的熔岩平原——冰岛雷雅内斯巴,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珍珠”、豪华酒店密度最大的城市瑞士圣莫里茨等,都有中国旅客的足迹。有网友打趣说,由于中国游客基数大,即便小众如“北极圈”,也“站满了中国游客”。
国内多地旅游热度攀升
据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春运出行总量和单日峰值均可能创历史新高。40天里,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90亿人次。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25年春运自1月14日开始,1月25日至27日是返乡高峰。
返乡归家的年轻人,把春节玩出了新花样。他们看好多地酒店推出的“订房送餐”活动,除夕不再“家里蹲”,而是带着爸妈和宠物一起选择一家景色、设施俱佳的特色酒店入住,不但免去耗时费力的制作环节,轻松吃上星级酒店的年夜大餐还能泡着温泉看晚会,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携程酒店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春节假期首日温泉、美食、夜景、宠物等主题酒店订单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温泉和美食主题同比增长超过80%。
国内游方面,部分传统文化名城的搜索热度涨幅明显,庙会、灯会、皮影、花展等成为假期首日游客搜索的热点词汇。
外国游客来中国感受“年味”
春节8天长假,遇上240小时免签,让不少外国游客踏上中国之旅,亲身感受“年味”。
去哪儿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春节期间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数量同比增长七成,其中,排名前五的国家为韩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加拿大。今年春节,在平台上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线机票的旅客,打卡了更多中国城市。
“今年我们更加主动地向世界传播春节文化,同时张开怀抱,迎接全球旅客的到来。年轻人们在继承传统中创新,也让春节焕发出新活力。”肖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