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2大因素:
一来,近一年,岛外新房供应的集中度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环东海域,而且在城建+教育资源利好的加持下,售价3万+的不在少数。
整体价位的拉升,促使整体成交备案价走高。
但是进入7月份后,伴随着同区域竞品的增多以及大环境的萎靡,部分项目开始抛出优惠橄榄枝,以至于当月的成交均价下滑的现象。
二来,经过时间的盘整,之前那些房价过分推高的板块,最终也抗不过,开始挤水分。
至于二手房方面,成交量一直较为萎靡,直至7月成交量才出现了小幅度的增加,环比微涨2.3%。
虽说成交量有所上浮,但是各区的二手房价却呈现出新的变化。其中集美区均价约3.4万/㎡;同安区均价约2.4万/㎡;翔安区均价约2.7万/㎡;海沧区均价约3.4万/㎡。
关于接下来房价走势,大家都绷着神经,毕竟在整体大环境较为低迷的背景之下,资产或许随时会缩水。
其实房价是否会跌,关键还得看这3点:
1、钱多不多?如果金融资金趋少,房价上涨的“动力”被按下去,是有能出现下跌的趋势。
2、土地价格会不会击冲底价?溢价率不断降低,土地便宜,房价自然也会温顺许多。
3、人口如何,特别是新生儿的出生率?如果出生率持续下探,需求或多或少会被削弱,买房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其房价也会受到供需影响而出现变化。
对此,您又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