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住房租赁市场监管的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我市还在数字化领域持续发力,将技术创新升级,转化为服务民生、规范市场的坚实底气。
近年来,市住房局、市房屋事务中心建设优化“厦门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系统”,完成192家企业、296个租赁项目、2.09万套房源、3153家中介机构和16265名中介人员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同时,通过加强租赁合同备案重点监管重复备案、业务办理超时、个人超标准出租房源等情形,有效预防套路贷、发布假房源等问题。
为方便局属基层单位加强对租赁住房的管理,市住房局、市房屋事务中心还打造业务集成移动终端“房屋租赁管理App”,实现租赁信息随访随查、巡查登记简易便捷、信息传递快速准确。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逐步建立租金监测体系,线上获取相关平台租赁数据,线下选取853个租金监测点,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密切监测市场租金水平变化,成为住房租赁市场监管又一重要抓手。
健全房源编码 全国首创 全域租赁房源“一房一码”
推进“智慧住房”,我市正在开拓“以图管房”新模式。我市通过“房屋租赁管理App”开展房屋数据采集,力求准确掌握全市房屋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房屋结构和楼层特点等关键信息,赋予房屋“数字身份证”。目前,全市已有528.58万套房源实现“以图管房”。
细化到住房租赁领域,我市更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全域租赁房源“一房一码”,颁发房源核验码约24万个,保证房源数据随时可查、可验、可更新,打造具有厦门辨识度、全国标志性的租赁成果。
“房源核验码是租赁房源的‘身份证’,如此一来便能确保房源信息发布做到‘真房真人真委托’。”市房屋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以房源核验码为手段,住房租赁市场管理将更精简高效。
【亮点】
推行“雪亮租房”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
监管机制
去年,市住房局、市房屋事务中心创新推出“雪亮租房”项目,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运营行为。目前,已完成12个项目的设备安装工作。
具体来说,“雪亮租房”项目就是通过搭建住房租赁项目公共视频系统,以人机交互辅助规范住房租赁项目管理的一种模式。前期,我市试点对享受财政补贴的住房租赁项目进行前端视频安装接入,依托可视化手段提升对住房租赁项目日常监控、违规预警能力。后续,“雪亮租房”项目还将以点带面、逐步铺开,针对不同对象优化监控范围、扩展场景应用,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区两级住房租赁项目监管。
“一方面实现应急指挥实时联动,另一方面满足日常远程巡查过程中的监控上墙。”市房屋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该项目也将降低巡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巡查成本,有效提升监管能力。
加强行业监管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市住房局、市房屋事务中心持续加大行业监管,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3月19日以来,市房屋事务中心深入行业一线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商品房售楼现场及房地产中介行业疫情防控情况的巡查力度。通过制定检查清单,突出防控重点,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制度,设置健康防控岗,严查“三码”,强化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清洁消毒和应急处置等疫情防控措施。
同时,采用“线下抽查”+“线上巡检”方式强化监管。线上,每天派专人运用房地产市场监控指挥中心“雪亮售房”系统对接入系统的售楼现场进行检查;线下,在各区随机抽取商品房项目、中介门店,组织专人实行“不打招呼”的现场检查。数据统计,3月19日以来,共检查售楼现场500家次、中介机构门店863家次、长租公寓71家次,累计发现问题197个、立行立改135个、持续跟踪整改62个。
(厦门日报 记者 袁舒琪 通讯员 黄丹虹)
(原标题:织密住房租赁监管网 铺展安居宜居幸福图
我市持续推进“雪亮租房”项目,提升全市房屋租赁管理效能,平台建设已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