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设备共享。厦门大学科研仪器设备是厦门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主要资源,同时市科研设备共享平台累计有240家设备提供方加入,共享仪器设备共计2241台,价值超过19.5亿元,覆盖了电子与测量、材料、生物医学、医药等14个领域,可以为科创谷入驻企业提供设备服务。厦门大学已经有2家省创新实验室,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家省部共建实验室,科研力量较强,是未来科创谷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基地的重要支撑。
三是人才共育。软件园一期拥有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拥有在孵企业214家,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吸纳应届大学生近500个,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有约五成企业与厦门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合作,已形成浓厚的政校企合作氛围。未来科创谷作为建设于厦门大学周边的创新创业载体,可依托厦门大学优质创新资源,合作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
四是政策共搭。近年来市科技局牵头,针对创新创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厦门市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厦门市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等,对拟落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最高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新增孵化面积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对经备案的创新创业大赛,按照大赛实际路演项目数给予补助,每年每家孵化器最高补助50万元等。未来科创谷如建成,可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增强片区吸引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要继续加强前期工作。由思明区牵头会同市相关部门和厦门大学进一步深化环厦门大学科创谷开发策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明确功能定位和开发策略;充分发挥厦门大学学科及人才优势,加强产业布局,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数字经济、体育产业等方面打造亮点,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成为厦门市科技创新示范高地,覆盖和辐射厦漳泉乃至福建全省更大区域创新发展,为服务福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争成为国家级科创中心。由市资规局牵头,针对该片区位于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内,与国家林草局沟通请示相关规划调整事宜。
二是推动建立多方协同参与开发的工作机制。将环厦门大学科创谷建设纳入厦门市与厦门大学市校合作清单,以思明区为主体,加强与厦门大学深入沟通,深化细化片区改造方案和建设方案,争取早日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三是促进厦门大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厦门大学开展科研,共同推动厦大科技园思明园建设,引进集聚一批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助力园区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加速形成“厦大实验室--厦大科技园--科创谷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孵化和持续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