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新闻 > 厦门力争2022年底建成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典范城市
厦门力争2022年底建成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典范城市
内容来源:资讯中心
2020/11/17 8:00:00
)数据中心、厦门联通骨干云池数据中心等建设,并统筹构建市级数据中心体系,全市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20000个,数据存储能力达到E级;积极谋划市级超算中心,建立多层次算力供给体系,推动厦门鲲鹏超算中心建成超1亿亿次每秒计算能力。

  推进新融合

  聚焦十个领域的智慧应用

  融合发展是传统基础设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焊接点,推进二者融合,创新城市综合治理体系,让治理更精细化、更人性化。在深化提升新融合基础设施进程中,我市将主要围绕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城市治理三个维度,聚焦政务、交通、物流、能源、医疗、教育、市政、生态、公安、海洋十个领域的智慧应用,全面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赋能和融合创新,推动智慧城市体系建设。

  建设“城市大脑”市级中枢系统,提升“数字厦门”城市底座,探索建立政府大数据决策支撑机制,并力争到2022年底,建成统一的市级政务数据中心,“城市大脑”市级中枢系统上线运行,支撑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一掌通办”,公共服务实现“一码通行、一脸通行”,城市治理实现“一屏通览、一网通管”。

  打造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和城市能源大数据分中心,进一步完善市级充电基础设施平台,形成以城际高速公路服务区城际快充站、居民区和单位停车场充电桩等为重点的公用充电设施服务体系。力争到2022年底,全市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000个,充换电站点数量达到500个。

  在5G新时代,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是发展的必然。为了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数字经济的红利,未来三年,我市将实现全市医疗资源互联互通,加速推进“多码融合平台”建设。加快5G技术在疫情预警、院前急救、互联网诊疗、远程手术、无线监护、医保结算等环节的应用,力争到2022年底,新增5家互联网医院,完成5G医疗试点2个,建成5家“一码通行”智慧医院。将加强校园内部基础网络及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建设厦门教育大数据,力争到2022年底,建设80所以上智慧校园。

  建设新平台

  重点引入大院大所名企

  推动产业数字化建设,载体很重要,我市将全面推进新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和创新能力提升,着力建设一批科技基础创新平台和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将引入大院大所名企,加快新松机器人厦门研究院、柔性电子研究院、未来显示研究院、厦门健康工程与创新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设,推动中科院STS福建中心厦门分中心落地。

  注入新动能

  促进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

  促进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在厦门“生根发芽”,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我市将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电子信息、信创、国产软件、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能及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数字供应链、产业链现代化、企业数字化和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支持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为上下游及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打造行业级和集群式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树立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加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新基建成就新未来,是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和新引擎,我市将通过加强要素保障、数据保障、场景应用、安全保障等,为全力推动《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保驾护航。

  (厦门日报 记者 李晓平)

  (原标题:

  《厦门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布,围绕五个部署形成19项任务及目标)

  ————精彩服务————

  如果大家对以上资讯有疑惑,或者有买房疑问需要咨询,复制添加微信:xmhouse59,我们将为你答疑解惑、争取更多的优惠。


您的评论:
首页 > 资讯中心 >资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