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新闻 > 来自《新闻联播》的敬意 他们值得!
来自《新闻联播》的敬意 他们值得!
内容来源:今日海沧
2020/9/10 8:35:00
诱的长辈”、

  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别人问他,

  照顾得太细是不是显得婆婆妈妈,

  黄大年则说,

  国家太需要人才,现在多用点心,

  他们中就有可能出大师、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生病住院期间,

  他还在病床上为学生答疑、

  指导论文、写推荐信。

  他用深沉的爱呵护着学生的成长;

  他的“心有大我”,

  照耀着学生踏上报国之路。

  谢谢黄老师

  点亮学生未来

  

  他,

  为了孩子,练就一身过硬的好本领:

  掂起勺子能做饭、拿起针线能缝纫,

  课桌椅坏了他来修、校舍破了他来补……

  他就是教师张玉滚。

  2001年张玉滚师范毕业,

  来到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

  映入眼帘的依然是

  “破桌子,破水泥台子,

  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

  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

  “啥也不说了,我不走了!”

  这一干就是17年。

  在张玉滚的办公室里,

  有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

  两米长,黝黑发亮。

  他曾靠这根扁担,

  把学生的课本、作业、文具挑进大山。

  几十公斤的担子、几十里的山路,

  一挑就是5年。

  谈起未来的打算,

  张玉滚说: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大山里的孩子,

  而我更愿意做一轮明月,

  守望这片希望之花,

  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感谢张老师

  点亮学生人生

  

  她,

  在海拔3000多米大凉山的讲台上,

  不但每天坚持上课,还走遍全村,

  把适龄孩子拉回了课堂。

  她就是谢彬蓉。

  谢彬蓉曾在偏远地区当兵服役20年,

  退役后到四川凉山当起了支教老师。

  她自编歌谣教孩子们识字,

  并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

  鼓励他们站在讲台上大胆发言。

  几年下来,

  当年拖着鼻涕、灰头土脸的孩子们,

  变得整洁、懂礼、自信了。

  在她眼里,

  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就是无尽的幸福。

  “孩子们对我的爱,润物细无声”。

  感恩谢老师

  璀璨了学生未来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感念师恩,

  在今日,在每一日。

  老师,节日快乐!

  来源:新闻联播

  (今日海沧)

  (原标题:来自《新闻联播》的敬意,他们值得!)


您的评论:
首页 > 资讯中心 >资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