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集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镇街人口情况[1]公布了。
从中可以get到几大具体数据:
文件指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结果,现将 2020 年11月1日零时我区 6个镇街的常住人口[3]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镇街常住人口
6个镇街中人口超过20万人的有 2个,在 10万人至 20万人之间的镇街有3个,少于10万人的镇街有1个。其中,人口居前三位的镇街合计人口占全区人口比重为62.13%。
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个镇街中人口均有增加。人口增加较多的 3个镇街依次为:侨英街道、杏林街道、后溪镇,分别增加129150人、127167人、94403人。
二、性别构成
6个镇街中,常住人口性别比在 100 至 110之间的有2个, 在 110 至 120之间的有2个,在 120以上的有2个。
三、年龄构成
6 个镇街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 80%以上的有2个,在 70%~80%之间的有4个。6 个镇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 2%~7%之间。
四、受教育情况
6个镇街中,4个镇街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2万人。其中,2个镇街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超过4万人。
事实上,伴随着集美区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吸引着人口的不断涌入。
还记得4月份,厦门市统计局发布了关于反馈2021年各区主要人口指标数据的通知。
其中,集美区成为六区的no.1,惹来非常大的关注度。要知道思明区常住人口仅106.2万;集美区常住人口却达到了107.8万。
这一点从集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也可以看到具体的相关数据。
在人口方面,全区常住人口107.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0.3%。人口出生率14.81‰,人口死亡率2.24‰,人口自然增长率12.57‰,比上年下降1.51个千分点。
全区户籍人口42.76万人,流动人口72.60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5.1%。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206349人和221245人,性别比为93.3(女性为 100)。
人口代表着需求,谁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口,谁就更有未来。
这一点从一线、二线城市,不间断地推出人才政策、购房补贴等诸多福利,拼命的吸纳人口,便能知晓,其人口的重要性。
除了人口的导入,集美区产业发展势头尤为强劲。
近30年来,杏林、集美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坚持创新型高新技术区的发展定位,已形成机械装备、软件信息和服务、文化创意和旅游、现代物流、新材料、都市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链,是厦门乃至全省重要的机械产业制造基地。
至于软件园三期,更是形成规模效应,注册企业数5742家,员工超过5万人,年营收超过320亿元,金砖未来创新园在此落地。
而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已形成集楼宇经济、文化影视、金融产业等为一体、总部经济加快汇聚的中央商务园区。区产业引导基金跻身全国县(区)级同类基金前三,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基金管理规模超千亿元。
人口+产业,背后站的是购买力,它们将带来了极大的地域性住房需求的增长。未来的集美区会攀至何处,我们拭目以待~
2022-08-15
2022-08-14
2022-08-12
2022-08-10
2022-08-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