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厦门历年土地市场,会发现伴随着从“限墅令”到“禁墅令”的层层加码,容积率小于1的住宅土地已寥若晨星。在6月10日厦门第二批集中供地市场上,同安、翔安、海沧、集美、湖里五区供应的十一宗土地,最小容积率也高达2.7,低密度住宅用地已然不见踪影,而市场在售的墅区更是近乎绝唱。或是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密度的住宅。
土拍图(数据来源:克而瑞)
低密度住宅是指限高18米,容积率在1.5以下的住宅产品。社区容积率越低,意味人口密度越小,隐私性、公共空间舒适度、采光通风等越好。数据表明,社区每降低0.1容积率,楼间距将增加2米,日照增加15分钟,园林增加70颗树。
别墅与普宅的人口示意图(左为别墅,右为普宅)
社区内邻里公共空间大、人员往来少,私密性更高;社区外便是旷达的自然山水,能在其间怡然自得重拾心情,治愈都市人的焦躁并获取生活的正能量,构筑出一处理想的栖心之所。故而无论是从健康理念的角度,还是投资保值的角度来讲,低密度住宅无疑是购房者比较理想的选择。
(容积率越低,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越少)
低密度的住宅,或是更好房子。
过去人们可能觉得离市中心近、品质过关、交通便利、有学区,可能就是好房子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评判好房子的标准有了变化。密度低一点、面积大一点、环境好一点、配置健康系统、物业服务好、邻里素质高,或将成为好房子更重要的标准。
示意图